闪瞬文学>玄幻>幸福武侠 > 第四十二章 有所不取
    其造成的影响几可称空前绝后。

    可惜的是秦朝并没有认真读过,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读过,早期还是随意翻阅过。可那种翻阅,就像在图书馆找书时随手翻看的一样。

    秦朝之所以敢写《物种起源》是因为虽然没有真正背过原本《物种起源》,可物种起源所讲述的道理,十五章每一章都说了哪些,大体的内容还是很清楚的。因为达尔文所著的《物种起源》,考虑到时代的需要,他不仅需要说服科学家,也要说服平民百姓,因此用语,文风都和20世纪后大不同,其文章文采,逻辑辩理,暗喻,明喻等很多方面,不管是不是科学家,学者,不管是什么时代,甚至秦朝所处的23世纪依然是很有必要读的。

    鉴于这种情况,除了《物种起源》原书外,还有‘超译本’,所谓‘超译本’就是抛却严密冗长的论证过程,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的结论,有点类似语录体。

    “物种起源超译本,我大体能背出来,而且……”

    秦朝当然明白,所谓的‘超译本’在讲究逻辑论证的西方,在文明发达的后世是很受鄙视的,可在这时代越是经典,就越是不讲究逻辑严密的论证。

    中国古代的经典,讲究的是意境的多维化,立体化。

    一千个人能对这经典作出一千种解释,因此中国古代的《道德经》被翻译成西方语言,20世纪左右便达到500个版本,到了我那时都有了上千个版本。

    这和西方讲究明确不引起人误会是完全相反的。

    秦朝若是直接抛出‘超译本’,不仅不会让人觉得不对劲,反而会有一种高深莫测,符合古之圣人,诸子百家论理的感觉。

    这种总是意有所指,不把话说清楚明白无误的文风,至少在说理上先天立于不败。

    古代学说的争辩,很多时候都是对经典‘释义’的争辩。

    “儒家学说,就算拿到后世,都有无数拥趸者,因为它可以随着时代不同而解释稍变,解释权总在自己,谁能真正全面辩倒?”

    这种只为了自己的论理站住脚,不被人所轻易怦击倒的文风秦朝是不想取的。秦朝更明白,就算那些经典,也不可能真正不被怦击倒,因为不可能每句话真的意境无穷,只不过比起单线条一个意思的多了一两重意思而己,不然秦朝抛出一个性本恶,儒家就不会这么触动,这么左右为难。

    “抛出‘超译本’。在文风上符合诸子百家,儒家文化圈一惯的传统,可是这样的传统也有一个坏处,就是喜欢你的喜欢得不得了,奉为至宝,不喜欢的一踩至底。贬为垃圾。”

    秦朝可以想象‘超译本’抛出后,一定会像其他诸子百家的著作一样只受到一小部分人的拥蹙,而后一代代传下去,如果受人欢迎比较多,就会像论语一样,出现很多释本,否则连译本都没有,运气好的话,书中某些优美的句子会传下去。被人一而再,再而三引用,可也仅仅引用那几句断章取义似的经典而己。

    “不过超译本还是要有的。”

    超译本真正的用处和这时代其他经典一样,就是用来制作道问集进行合道。

    “武道界,严密逻辑永远只能居于最后,真正大威力的证明还是合道。”

    “超译本是内部合道用的,而真正传播到外面的必须是类似原版的《物种起源》,而这方面……”达尔文写《物种起源》可是常年考察天下各种生物。甚至自费搭乘英国的船只,进行环球考察活动。每到一地总要认真考察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请他们作向导,爬山涉水,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

    “进化论各个观点我都已经通透了。自然不必再像达尔文那样经年累月的考察各种动植物,可是必要的生物知识储备还是要的。”

    知道了答案,再去找证据,这比什么也不知道去找难度小了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可难度再小。生物知识的储备也必须达到临界线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