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美与王二互拼了一招,只一招,就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了,对方好大的力气。从他的枪杆上,有一股巨力传来,仿佛他用枪挡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块飞速从山坡上滚落下来的巨石。那力量在一瞬之间就震荡得苗美的双手猛地颤抖了一下,手里的精铁长枪险些脱手飞出。
他赶紧提气,“喝”地大吼了一声,用力向后一跃,蹬蹬蹬蹬,连退了数步,直到撞在了后面跟来的流寇杂兵们的身上,他才拿桩站稳。
翻腾的气血让他十分难受,胸口闷得慌。
在他还没有醒过神来的时候,身边的流寇们已经狂呼怪叫着扑了上去,这时对面的士兵也迎了上来,只听到对面的军阵发出整齐的“嘿哈”一声,前排的士兵突然整整齐齐地举起了盾牌。这些盾牌并不规范,有的是木制,有的是皮包,有的包着铁……五花八门,原因是朱元璋的山寨物资还不丰富,所以武器装备方面还没有达成统一。
这些盾牌虽然材质各异,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样的长宽,同样的厚薄,在一排整齐的士兵们平举起来的时候,盾牌与盾牌之间能粘合得非常紧密,不会露出明显的破绽。
从这些盾牌的上面,下面,或者盾牌中间的一些孔洞上,有无数只长矛密密麻麻地伸了出来,使得敌军的军阵正面,犹如刺猬一般。
“停下!别冲这样的阵……”苗美大惊,赶紧扯开嗓子大吼。
但是两军冲近,相锋只在转眼之间,这样的大吼根本来不及。就算还来得及吧,两军交战,嘶吼连天,一个人的吼声能传多远?没有军乐队的流寇们注定无法如臂指使般地操纵军队。
“碰!”苗美的大吼声无用,一些冲在最前面的流寇,已经撞在了矛阵上,无数只长矛将他们刺中了,鲜血一瞬间就飙射了出来。
其实这些壮汉不是傻瓜,在看到矛阵时,也未必就还想向前冲,但是军阵向前冲之势,不是前排的士兵想停下就能停下的,后排推着前排,势头犹如涌浪,不由得你前浪不继续向前。
等到前排的被矛阵刺死了,后面跟上来的才猛然一惊,赶紧刹脚,但更后排的军队又涌了上来,结果就是前面的只好硬着头皮,挥起手里的锄头、犁头、哨棍、木矛等东西,拼命地砸向矛阵,妄图将对着自己的矛尖砸开……
一旦进入到这个阶段,才算是战斗真正开始。士兵们开始挥舞起手里的长矛,与敌方的士兵交战起来。长矛借着盾墙的掩护,不停地收回去,再刺出来,这边的流寇则挥舞着各种武器,用力砸向这些矛阵。
不时有流寇的惨叫声响起,也偶尔会有朱元璋的士兵惨叫一声……不过很明显,朱元璋的士兵惨叫的声音非常少,只是偶尔才响起一声,战场上主要是流寇的嘶叫。
苗美用眼睛一扫,就感觉有点不对劲!已方的军阵,除了刚刚开始那一下是在向前冲之外,后面竟然一直在缓缓地后退……随着刀枪剑戟在战场中间拼斗时发出来的声音,对方的军阵正在一步一步地缓缓向前,而已方的人却在一步又一步地向后退却。
这个道理很简单,你挥刀砍不别人,别人挥矛能刺中你,这种情况下你和对方打,能不退么?
“正面矛阵太厉害!”苗美大叫:“绕几百人过去,从旁边打!”
他的指挥还是和刚才一样,传达不出去,但是流寇们自己也有判断力,他们对军阵变化的判断力不见得比苗美差,大家都是贼嘛,一样的出身,一样的见识,苗美能想到的,他们也能想到,所以指挥不指挥其实意义不大。
流寇这边的人数毕竟比较多,本来就站在战阵边缘的人,或者在军队后方帮不上前面忙的人,很自然地就向两翼回旋。
这又是流寇军的一大问题之所在,在正正经经,经过训练的军队打仗时,所有的士兵都必须按长官的要求,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举着自己的长矛。后排的士兵很明显是不可能第一时间参战的,但他们也被要求不能乱动,静静地观看前面打仗,随时等着迎接来自两翼,或者背后的攻击。
当前排顶不住时,后排才会替换下前排。所谓的前军变后军,后军变前军,有时候就需要这样的变化。
但是流寇没有这样的素质,他们听到大哥说冲上去打,那么他们就认为自己应该立即冲上去找个敌人撕拼,现在前面的打得嘶吼连天了,后面的却连敌人的毛都摸不到,他们怎肯干休?于是后排的流寇就向两翼回旋,想绕到朱元璋军的侧翼去攻击。
流寇人多,朱元璋人少,在军阵的正面,肯定是不如流寇的横线拉得长的,于是流寇的两翼很自然地伸展得比朱元璋的军阵要长,然后就像折过来的两个翅膀一样,贴上了朱元璋军的两翼。
绕到了侧面的流寇很高兴,这下打对方围起来打了……敌人侧面肯定很容易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