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情于理,他都不应该接受这两人回来。但这些年来,这李寡妇独自一人,将一个孩子抚养长大,他心里却是动了些许恻隐之心。
考虑了片刻之后,他这才开口道:“此事,先容我再想想吧。”
李寡妇以为李族长拒绝,不死心道:“族长,可怜可怜我们吧,奴家发誓,再也不做那等偷鸡摸狗之事了。”
她拉着李族长的长袍哭泣。
同样跪在李族长面前的狗蛋,见母亲如此伤心,不由得怒发冲冠,当即站了起来,挥起拳头想要打他,李母见状,来不及擦拭脸上的眼泪,一巴掌打在了狗蛋脸上。
狗蛋不明白母亲为何要打他,泪水在眼框里打转。
李母转过身,向那李族长连连道歉,祈求原谅。
李族长起初有些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他看着快到身高快长到自己下巴的狗蛋,心中却是有些惊异,时常听村里说,这狗蛋长得极快,而且力气也大得出其,真不知道他是吃什么长大的,怎生得如此异数。
不过,他现在又有了一番想法,此子才六岁,力气便不输成人,若是长大了之后,那还不是一个强壮的好手?他们李家村乃是边境上的一个小小村落,偶尔有成群的蛮人袭扰,若是有一位大力士坐镇的话,对村里的安全,也是极有好处的。
想到这些,他看向狗蛋的目光,却是顺眼了不少。
李族长扶起李寡妇,对她道:“也罢,我就允许你们搬回来住,但是有一条,你的儿子不得再做那欺人之举。”
寡妇见族长松口,顿时喜不自胜,拉着狗蛋向着李族长连连磕头不止。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带着狗蛋,搬回了当初那破旧不堪的茅屋之中。
二人将洞里的面东西都搬了回来之后,又将现在的住处修整了一番,便算是正式住回了原来的地方。
回来了段时间后,李母便又求村里面一位出去见过世面的老先生,让他教狗蛋识字。
其实,村里面能识字的人并不多,但前几年,听外面的人说,朝庭现在弄了一个什么制度,说是那些读过书的人,只要是通过了考试,便可以当上大官。
于是乎,李家村有不少人家便将自家孩子送到这位老先生那里,让其教孩子们读书识字,抱着一丝心心念念的想法,李寡妇也不例外。
只不过,为了狗蛋,她将家中不少的好东西都送给了那位老先生。本来,他是不愿意收的,村里的孩子之前都被狗蛋打怕了,他们的家长听说后,也有些不满,劝那位先生不要让狗蛋和他们的孩子一起。
但李寡妇送了很多肉,让他很难拒绝,便答应了下来。
送出的这些东西,都是狗蛋在山里面弄来的,说来也怪,狗蛋不仅长得非快,力气也大,身子也特别灵活,进山之后,总能弄到些吃食,这也大大减轻了李母的压力。
去老先生那儿的第一天,李母便嘱咐狗蛋,一定要听先生话,也不能欺负其他小孩子。狗蛋十分听话,答应了之后,便跑了出去。
“你叫什么名字?”先生问道。
“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