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纷纷扬扬的是非和插曲当中,淮镇按部就帮的日常也彻底进入了八月下旬,既塞外已经是“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季节。
而在辽西北部各州山区最后一批秋收结束的消息传来后,赵隆领下的一万七千名守捉军的第一批人马,五个防戍营和一团骠骑,也如期誓师登船出海了。
与此同时,
淮北道境内,尚有上万名来自安东、新罗等不同地方的藩兵,作为辅助役参加了北伐之后,也算是某种资历和经验,因此在加以犒赏之后,也被有偿的继续留了下来;
除了小部分表现出色的被破格选拔进骠骑、工程和防戍营等序列,参加赵隆的出征新罗军队之外,其他被用作加强沧州等河北三州境内的防御力量。
虽然他们不擅长火器的运用,但却又相应射箭的技艺和本事,日常用来在低强度冲突地区,进行巡护屯田和守卫据点,还是大可以勉力胜任的。
而作为新任淮北留后办公的署衙,连同布政使、观察使、转运使、监察御史等相关衙门,也完成了从青州到徐州的大搬家。
而青州的益都城,则保留了所谓济泗经略使的驻地,作为总筹协调大后方的中心枢纽而继续存在;因此,除了前厅部分有所缩减外,就连我在益都城里的家宅和园子也没有动过。
反正如今境内道路通畅的情况下,新旧治所之间的距离也算不上有多远;乘坐公共马车从青州益都到徐州彭城,也不过时大半天的时间和路程,如果是扳臂信号塔消息传递的话,则只要两三刻时间而已,实在是没有什么影响。
当然了随着治所搬迁,由此在军民百姓当中产生的联动和反响,则是还是将继续持续和荡漾上很长一段时间,大量零零碎碎的琐事和后续工作也有很多。
徐州彭城本身的格局就要比青州治所益都更大的多,也是淮上之地屈指可数的大城和望要之邑,哪怕在北朝藩镇割据的年代,也在徐节度使的体制下,长期保持了六七万户人家,二三十万口的规模。
而据说在前朝泰兴中兴后的鼎盛年代,因为南北海陆交通之便,徐州最盛时的人口甚至达到了户十一万五千一百七十,口四十七万八千六百七十六;而这个口还是需要交丁赋的青壮男女,并不包括没有生产力的老人和孩子,还有荫蔽私匿的奴仆之属。
只是作为多年前国朝第一次北伐时,几处遭到大规模拼死抵抗的战役热点之一,以徐州为中心的往复拉锯和争战连连,让当地的户口和产业荒芜凋敝的十分厉害,
以至于后来我千里迢迢的转进抵达徐州之后,城中就只剩下东路大军相关的军民事务了,徐州本地的人口几乎绝迹了。
后来作为王贵前军部的驻防地兼备敌的前沿,徐州城本身恢复的甚是缓慢;哪怕到现今也不过四五万人口而已,其中还有很大比例是外来的移民。
因此,虽然城内还有不少现成的格局和设施,但在短期之内想要恢复使用的话,新一轮的翻修和重建的项目是必不可少了。
而安排治下各州分批迁移到徐州填充户口的有组织移民,也需要仔细的分类和甄别,以求达到最快速度和效率,恢复城市的基本运作体系和日常供需维护的循环。
而且徐州正处典型南北要冲,贯通两淮的四战之地,无险可守的沿淮平原的中心位置,各种交通固然无比的便利和通常,但在军事上的潜在威胁和防守压力,也是远不如多条山脉纵横分割的青州之地。
因此,在军事布局上也需要针对局部地区进行重点调整,比如以缉私捕盗为名,加强南面淮水与漕河的水面力量;在西面通过继续拓展屯围和堡寨,加大平原地区的纵深和缓冲距离;
北面则要好一些,有黄河和济水的双重保险,还有黄河北岸沧州、隶州、德州的缓冲。至于东面沿海地区,现今那反而是最安全的方向,也是开发最为成熟,遍布工场矿山牧场的大后方了。
按照第五平为首的幕僚小组的分析,这次移镇徐州同样也是国朝内部分化和削弱淮镇实力的阳谋手段。
一方面是徐州本身的地理形势,面对来自淮水以南的地区,除了每年淮水的汛期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险阻,能够遏制自江淮地区发兵北上的军事行动。
因此,这也是一个基本态度上的试探。在如今北朝中枢覆灭而残党星散,已无严重外患和威胁的情况下;是继续躲在群山环抱的青州隐做割据之态,还是不折不扣的遵从国朝的意志,越快越好的移镇到让人让人放心的徐州,好示之以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