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谁演的。”女友很仔细,不愿浪费钱,“冯绍锋?沈菲?这些人听都没听说过……不看这个。”
“那就看别的。”
……
这就是《致命》目前遭遇的窘境。
由于集中在唐人街等华人居住地区上映,主流观影群体的华人观众来到影院,初次看到影片海报宣传,发觉影片的导演、演员几乎都没听过,连一个熟悉的明星也没有,不少人选择放弃。
一周后,《致命》票房统计出炉。周票房不足十一万……不算太惨。最近两年,不少小成本华语片的周票房,还达不到这种“高度”。
但是,有七家影院的周票房未能超过五千美元,纷纷将影片下线,《致命》仅剩十一块银屏继续上映。
福克斯。
负责《致命》项目的麦克唐纳坐在办公室内,看着工作人员交上来的票房统计,眉头紧皱:“只有七家下线吗?”
“我觉得这部影片还不错,与其他的华夏电影不同。如果加大宣传力度,增加银屏数量,影院不局限于唐人街等华人集中居住的社区,票房或许会有较大幅度提高。”工作人员提出自己的意见。
“汤姆先生,做好你自己的工作,这些事不是你需要考虑的!”
麦克唐纳当然知道这部影片的价值远超过目前的十万票房,汤姆的提议也是正确的。可为了公司长远利益,他必须这么做。
《致命》可不像那些华语功夫片,老美难以改编。而影片在华夏的艰难处境,也为福克斯低价谋夺影片改编权创造了机会。
刻意压低影片票房,便于将来在谈判桌上以较低的价格购买改编权,只是一方面因素,另一个原因在于改编拍摄的时间。
如果《致命》在北美多家影院上映,取得不错的票房,相当一部分美国人都看过了,那么福克斯改编拍摄的美国版《致命》,就必须延后较长一段时间。
差不多最少两三年吧,等到这部电影在美国观众脑海中的印象淡了,才能够改编、拍摄、上映,否则观众不买账。
另外,北美票房低迷,也会影响其他地区发行商信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影片在其他地区的上映力度有限,将来美版《致命》上映,才会取得最大收益。
“第二周结束,应该就不剩几家影院了吧?或许全面下线?”
有这种想法的不止麦克唐纳,还有部分华夏媒体。
当初《致命》签署海外发行合约的时候,特地邀请国内媒体参加签约仪式,搞得煞是隆重,在国内掀起一波高调宣传。
如今在美上映票房惨淡,媒体自然也收到风声。
还好宁世斌不再兴风作浪,萌人积极展开公关,不少主流媒体、大v都压下了相关报道、评论,可还是有少量媒体、大v不买账。
非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是他们要眼球,要关注度,要话题度,从而为自己创造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