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想去,杨怀仁还是没想明白,只得跟着小太监去寿安宫,大壮倒是发现了这一点,本来散朝之后他就要先去给几位太皇太后或者太后请安的,于是跟了上来。
皇帝出行的规矩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大驾、法驾、銮驾和马驾。
大驾用于郊祀和祭天,皇帝正式出宫的时候才用,场面非常之大,纛二十旗二十,幢十六幡十六,华盖五十四,执扇七十二,要多豪华有多豪华。
法架用于大朝会和祭太庙,仪仗要减少一些,马驾则用于行幸,正常在宫中移动的话,用的是銮驾。
也就是说,皇帝在宫中,其实是很少走路的,这是规矩,执行的也很严格,像影视剧里皇帝在宫里瞎溜达的,那太扯了。
大概是真要复原了銮驾的场面,成本太高,拍影视剧的话太不合算,所以这部分都给省略了,于是才有了皇帝领了几个太监在宫里下步走的滑稽场面。
大壮在宫里坐的的辇,大概的样子,就是十六抬的大轿,去了顶棚的样子,当然,执幡开道和身后跟着打华盖和执扇的也不少人,五六十个还是有的。
只是那个辇的尺寸比较大,跟张床似的,几个人躺上去都没有问题,所以一个成年人坐上去都显得空空荡荡的,就别说一个孩子了。
大壮催着那些抬辇的太监追上杨怀仁,便急匆匆下地跑了过来,他贴身的公公想提醒皇帝这样似乎不合规矩。
没等他开口提醒呢,大壮扭头板着脸说了一句,“离朕远点”,他们便不敢说话了,只得远远地跟在皇帝身后。
杨怀仁早意识到后边有人追了过来,给他引路的寿安宫的小太监回头瞧见下皇帝朝他们跑过来时也吓了一跳,但他也明白怎么回事,赶紧退到很远的地方。
大壮一路奔跑过来,杨怀仁不好坏了规矩,只好弓身行礼,大壮也赶忙给父亲行礼,但还没做出来,便看见杨怀仁给他打了个手势,示意这样不合适。
大壮也知道当着众人面前,皇帝给臣子行礼,怕是要害了杨怀仁了,这才重新站直了身子,和杨怀仁并行着往寿安宫的方向,边走便说话。
皇帝和一位重臣边走边聊天,这就没什么问题了,伺候皇帝的太监和宫女也不敢靠近,只能抬着空辇在几十步外慢慢跟随着。
大壮似是很多话要说,杨怀仁眼里带着慈祥,认真地听着,还不时地应了几句。
要是别人听了他们的对话,一定会觉得很奇怪,但大壮觉得没问题,在宫里也没有人敢凑近了偷听。
其实主要是大壮在向杨怀仁汇报他这段日子里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这里边表达了委屈和无聊的意思,也有一些表达了他已经开始渐渐适应的意思。
杨怀仁是知道的,大壮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有些事对他来说,确实太为难了,但他心里有些委屈,却都自己熬了过来。
面对杨怀仁,大壮没有什么可矫情的,就是普通父子之间的对话,他说了他最近的情况,杨怀仁便安慰一番,同时也有不少鼓励的话语。
他们走到哪里,原来走着路的太监或者宫女无不退避,不过杨怀仁知道这件事还是会让宫里其他人知道的,不久之后前朝的一些相公们也会知道。
杨怀仁是无所谓的,他问心不愧,别人非要说什么,他也管不了,但真要有以此来跟他没事找事的,弄死他就是了,涉及到大壮名望的事,杨怀仁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因为事关重大,也是涉及到杨怀仁的底线的事。
大壮说了很多,两人慢腾腾地走到寿安宫门前,大壮似乎还没有说完,这让杨怀仁心里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