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交给赵禳额奏折不算太多,而且大部分都是比较普通的奏折,并且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一州之内的事情。比如某一州遇灾,某州官员调迁等等。
赵禳也没有失望,宋仁宗这样做,赵禳反而觉得高兴,如果宋仁宗一下子给一些重要的奏折他处理。赵禳恐怕会认为宋仁宗行郑庄公捧杀共叔段的事情了。
简单的来说,郑庄公有个弟弟叫共叔段,虽然同父同母所生,但共叔段很得母亲宠爱。郑庄公即位后,母亲并不高兴,因为他喜欢的是共叔段,于是不断利用母亲的大义,要求郑庄公扩大共叔段的封地,给予共叔段大量的赏赐。
郑庄公故作无奈的一一依照,诱使共叔段谋反。这个时候郑庄公却早有准备,把得意洋洋的共叔段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处理着,赵禳忽然手一颤,尼玛!我怎么忘记了这么一位大神呢?
阎文应虽然一直在服侍宋仁宗,但今天注意力却是放在赵禳身上,赵禳的异动虽然很轻微,但阎文应的什么人啊?服侍一国之君的人物,眼睛不利怎么行啊?
阎文应不动声色的拿起茶壶,仿佛要给赵禳添加茶水,目光不动声色的扫过那份奏折。
像阎文应这等宦官偷看奏折,可不是从头到尾的规规矩矩的,要不然得看到什么时候啊?更不是大致的扫一眼,而是有规律的。首先看署名,再看标题,再直接看结尾。
为什么不看开头和中间,那是因为没有多少时间,而结尾肯定会说出目的。虽然这样看,有些没头没尾的味道,但大致情报还是可以得到的。
而之所以先看署名,这就是看那个人的影响力了。同样一件事情,一个宰相上奏和一个七品官上奏,差距就不用说多么明显了。如果是小人物上奏,无疑这奏折就要打个折扣,甚至后面的内容都可以不看了。
阎文应看过去,只见署名上写着:“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权判吏部流内铨,狄棐”,阎文应有些惊讶了,这狄棐是官宦人家出身,年纪轻轻便得到寇准喜爱。在朝野上下有着相当的影响力,他的奏折一般都是大事,怎么会到了赵禳这里来的?
再看其标题《诬忠良种世衡之冤》。从标题上不难看得出来,应该是一个叫种世衡的家伙被诬陷了,狄棐上奏折为他伸冤。至于是否真的是诬陷,阎文应就不知道了,不过这事情谁说得清楚呢?
再看结尾,这个叫种世衡的家伙现在还担任孟州司马,狄棐的意思是这家伙有能力,让他会到西北担任官职,做好防御李元昊那家伙的准备。
司马在先秦的时候地位很高,不过到了现在,这个官职却是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其职责便是组织乡兵训练、剿灭盗贼。只是现在天下承平,那里还有什么乡兵需要的。至于剿灭盗贼,小的有衙役负责,中的有厢兵,大的有驻扎地方的禁军。说白了,这州司马一职,除了边疆一带有点实权外,在内陆就是一个吃闲饭的。而且还是不受待见的吃闲饭。
阎文应实在难以理解,一个这样的人物,为什么会让赵禳如此激动呢?
阎文应不是后世来,自然不知道种家将的厉害了!种世衡乃是种家将门的创始人,他的儿子是大名鼎鼎的种谔,孙子有种师道、种师中这样的名将。可以说得其一人,三代不愁无将可用!
赵禳顾不上批阅了,连忙站起来,吓了阎文应一大跳,差点把茶壶里面的茶水洒在奏折上了。不等惊魂未定的阎文应回过神来,赵禳已经对一脸愕然的宋仁宗说道:“皇兄!这个种世衡不畏强权,臣弟我喜欢,请你把他调到我这里来吧!”
宋仁宗奇怪了,招招手,道:“这种世衡什么人啊?把奏折给朕看看!”
赵禳一脸正气凛然的把奏折给了宋仁宗,在一边大义凛然的说道:“此种世衡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州通判,但那王蒙正犯事,想和种世衡私下协商,把这事情瞒了过去。种世衡不愿意,不想后来居然被王蒙正报复,这才被贬谪!”
王蒙正是何许人也?正是刘娥的姻亲,而且还是商人出身。还记得第四章的内容吗?他的女儿,便是宋仁宗第一个喜爱的女子,不过刘娥却把她给了自己的侄子刘从德。王蒙正还没有拒绝,欣然答应。无论是谁,对于自己第一个喜爱的女子都是记忆毕竟深刻的。
再加上王蒙正当时以为攀上了刘娥这棵大树,连虚伪的婉拒都没有。听了这话,宋仁宗当真是新仇加旧恨,咬牙切齿道:“如此奸贼居然当得上一州知州?立刻派人去查,至于这种……”
“种世衡!”赵禳满心欢喜的在一边提醒道。
“嗯,便调到阿攘你这里当通判吧!”宋仁宗没有在意这种世衡,他满心都充满怒火,想把昔日的旧恨都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