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票房,在电影行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甚至,行业发展到了现在,已经进入了2.0时代。
现在基本上就是拿钱去锁定一些非黄金时段、非黄金座位的票,换取影院的排片支持。
比如,首日给几家影院一百万,这几家电影院要保证首日多少排片,黄金时段场次占多少。
然后这一百万,买到了一百万的票房,影院要返还一定的现金。
比例视电影前景不定,有的返50万,有的返30万,甚至更少。
这已经不算是潜规则了,几乎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了。
至于怎么分辨,也简单,看柜台出票比例就能看出来。
一般电影线下柜台出票比例就20%多点,大烂片《致青春2》柜台购票率最高达到过72%,大把异常票。
《摇滚藏獒》这种小众片子,本身就没票房,买起来就更严重,几乎全是买的。
前一天300万票房,线下柜台购票率25%,后一天票房就破千万了,柜台购票率涨到了70%。
有的也会解释,《摇滚藏獒》当初恒大出来解释了,说是他们搞活动,在自家的恒大影院买了一些票送给业主。
送什么不好,偏偏送这么一部冷门的电影,而且当时恒大和华阳传媒还在紧密合作搞千亿文旅地产项目。
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
《魔兽》当初也一样,这是萬达发行的,当初全国各地的萬达广场都在搞年中庆。
年中上映的,就弄了个年中庆,估计以后会有年头庆、年尾庆。
搞个年中庆,全国各地的萬达广场都在免费送票。
这是有解释的,有的也懒得跟大众解释,反正影院出了票,计入了票房里,从数据上没有任何问题。
这和几分钟一场的幽灵场,那是完全假的。
这就是个擦边的操作,也就是说,终究是不和理的,光电也出过文件,要求优惠的力度、张数、时间等等都要明示,具体到每一张票的去处。
发行放映协会这一出手,查的就是这方面,只要是拿不出出处的自购票,定义为虚假票房。
国内的各种协会,虽然看起来都是个摆设,可是真要是想做些什么,能量还是很大的。
17年那次,就把全国的加盟影院查了个边,数百家电影院被罚款、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