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两个铜板乘坐一次?我听着怎么到最近的巷道和最远的巷道好像都是一个价?”
还有人兀自不信,不由得问道,这规则的确挺迷惑人的,岂不是坐得越远越划算。
马夫看了一眼答道,“两个铜板的单程价格,无论多远都是这个价格,到终点站就必须下了,不能一直呆在车上,如果要坐回来,重新计价。”
规则其实非常的简单,只是一时半会有些让人无法理解罢了。
说完,马夫还补充了一句,“对了,老人和小孩半价,上车一个铜板。”
众人:“……”
这又是什么奇怪的规矩,但对老人和小孩十分的友好啊。
两个铜板贵吗?不贵,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是钱啊。
但他们不是现代人,每天上下班都得搭乘公交系统,所以偶尔坐一坐的话,这价格就显得实在便宜到了不行。
古代的交通是十分不方便的,哪怕是在同一座城市,走亲戚串门都十分困难。
唯一方便一点的马车,一般普通百姓又租借不起,也只有贵族家里,自己养得有马,买了马车。
所以马车一直以来就是贵族出行的象征。
估计好多百姓,虽然经常看到马车,但真正自己坐过的恐怕很少很少。
有人眼睛一动,掏出两个铜板,他小老百姓也试试坐马车什么感觉,不就是两铜板,他出得起,就算这马夫出尔反尔,只将他拉一段距离就让他下车,他也觉得没白体验这一把。
马夫指了指旁边一个奇怪的箱子,箱子很怪,只在上面留了一个手都伸不进去的小口,“铜板扔里面就行。”
还有百姓也是心中一动,他家女儿嫁给了西市的人家,但因为走路的确费时了一些,所以一年到头也没见着两次,要是两个铜板真能将他拉到西市,他怎么也得试试。
这一站也就上了两个人,因为公交车还是新奇的东西,也只有适逢其会的人刚好碰到。
然后他们就发现,每到一个有那种特殊牌子的街道,马车就会停下来,马夫用固定的语气说了一句,“xx站到了,有下车的可以下车了。”
让人疑惑到不行,车上没这下的啊。
然后又对着外面吆喝,“到xx方向的有么?路经xx,xx……”
固定的语调,就跟他们刚遇到马夫时一样。
又上来了两个心里好奇的百姓,马车上的人面面相觑。
不同的人,坐在同一辆马车上,开始还有些尬尴,但他们慢慢发现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各干各的就行,谁也不干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