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再根据凹凸的位置,该填充就填充,该磨平就磨平…
这个过程,除了要注意泥条的粗细,和均匀程度以外,基本就没有什么难度。
二十多分钟后,一个有模有样的咖啡色熔炼罐,就完成了…
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大号的水杯…
老实说,对于第一次干这种活得叶枫来讲,已经是完成的非常出色了。
但他可并没有停下动作,眼见还有一点用剩下的泥团,便又花了几分钟,做了一个盖子出来。
但这还远远没完,想要做出能承载一千四百度高温的熔炼罐。
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烤制…
而陶罐的烧制过程非常讲究,尤其对温度的要求…
因为从热力学的角度来讲,泥坯到陶器,是一种能量释放的缓慢过程。
泥坯中有许多粉料颗粒,必须要用到大火,将这些颗粒,变成陶瓷独有的晶粒。
同时,气孔被不断的排出,坯体就会变得越来越紧实,(也就是变硬)一件陶瓷器就是这样诞生的。
(知识点太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通俗点来讲,就是火越大,烧制的陶瓷,就越结实越耐用。
但明火温度太低,而且容易受热不均匀,导致陶瓷开裂。
所以,叶枫接下来,要做一个窑。也就是他口中说的,熔炼炉…
在短暂思索了一下步骤后,叶枫再次开始和泥…
这一次,比刚才的泥要用得多得多…
依然是和好后,把泥团拍成了一张,直径约摸50厘米的圆形大饼。
然后再用两指粗的木棍,在泥饼上捅出十几个洞。
就像是大号的蜂窝煤那样,但它却是熔炼炉的重要一环,名叫炉排…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支撑燃料层,起到向下布风,均匀布风,从而提高燃料效率和促进燃料反应…
大概意思,就是均匀受热…烧得更好…